« June 2004 | Main | August 2004 »

July 30, 2004

很有道理的一句话

今天突然想起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常立志不如无志。我居然把这句话给忘了。

July 29, 2004

记录上海

对上海的老房子一直很有兴趣。在google上搜索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片很好的记录上海的帖子。里面还有很多图片,把它放在这里供有兴趣的人参考吧。
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8&id=2578389&sty=1&tpg=1&age=0

美容院

今天去美容院,过了25岁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老得很快。皮肤开始变得粗糙,腹部开始有了多余的肉和脂肪,总之开始不喜欢自己的身体,只好把它交给别人去打理。不过非常仔细地阐明一点:我觉得美容院的服务还是非常昂贵的,我去的也很少。但是,每次去完以后我都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3杯咖啡的钱可以享受两个小时多的人工服务(或许是上海的咖啡太贵了,我在欧洲旅游的时候,他们机场的咖啡只要1。5-3欧元;而一个圣诞的直径10厘米的玻璃球却要10欧元)。从脸到脖子,到身体的按摩,让你在舒服的被动运动中享受主动运动的效果。另外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来自美容院的小姐。我虽然是女生,也喜欢这些单纯可爱的小女生,由于多数上海的美容服务业都是台湾人所开,他们训练出来的小女生服务态度非常的好,而且没有商业气息,更多的时候是在跟你聊天,解除你一天的烦恼。她们给人的感觉就跟装修良好的美容院一样,优雅而娴静,静静的放着钢琴曲。躺在那里的时候,我甚至有一些美妙的幻想,当然大部分幻想是一些生活中的希望实现后的欢愉景象。
回到家里已经很晚,和老公通完电话以后得到一个坏消息,他有可能在北京呆一个月才能回来。于是决定去北京看他,虽然路费要耗掉1000大洋。最近我对各个不同城市的兴趣越来越浓,对北京,对香港,都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希望能够进行一些探索。毕竟,我还年轻。:-)

July 25, 2004

Three on the bund

上海真的是外国人的天堂。对于大多数常年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民来说,那么多美丽的景色,那么多interesting的地方,我敢肯定的是,至少有70%的人都没有去过。也许正是缺少了发现的眼睛,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好好的欣赏过。当那天我和一个外国朋友在一起,他从新加坡刚刚回来,站在浦东星巴克门口,仰天长呼:shanghai, I miss you so much的时候,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昨天晚上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外滩的three on the bund7楼。外面的露天窗台景色非常好。坐在那里,仿佛就会觉得坐在黄浦江里,周围波光粼粼。

老公拍了几张照片。
http://home.wangjianshuo.com/archives/20040725_three_on_the_bund.htm虽然他的技术很高,但是这两张照片绝对拍不出做在那里心旷神怡的感觉。记得以前有一些亦舒迷对亦舒式生活条件的一个概括,最好能够在海边,拥有一大露台的高层公寓,每天下班后,站在露台上吹着迎面而来的海风,抛却在office里为奴未婢的屈辱;最不济也要在市中心安静出拥有一公寓,15分钟可以到达公司。当时对内地能够达到这种生活的可行性作了一个评估,其他城市不够繁华,上海却没有海。不过我想,当你站在那里的时候,你不会觉得遗憾了,那个地方,就是城市景观最漂亮的地方,也是上海游不可不去的地方。

顺便说上一句,waiter和waitress都很漂亮。引用同去的朋友一句话,在北京,美女就像天上的流星;在上海的这些地方,美女出现的频率就像天上的流星雨。

July 19, 2004

欢迎小猪加入

哈哈,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blogger,佳乐。大家来看http://lvzhuzhu.3322.org/blog/articles/145.aspx


小猪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昨天我在《希望》上面看到她的一篇文章,题目记不起来了,反正就是没事在家画瓶子的意思。我们一个很可爱的昆虫学博士,其实是一个艺术家。上面那个link是她的作品。等有空的时候要写一篇关于她的专题。

July 15, 2004

好久没更新了

不知道写些什么,每天的生活都一样。觉得写起来也挺无聊的。到底是应该写日记呢,还是应该写固定的topic?写给自己看,还是写给别人看?

July 09, 2004

北京pub vs 上海pub

转自Kurtzhao新作:http://www.blogcn.com/user13/kurtzhao74/index.html

北京和上海是两个迥然不同的都市,很多朋友都讨论过其中不同之处。曾经也是“朝就晚五”的bar killer的偶,倒是在对于两个城市的pub有了一点有趣的观察,从另外一个角度,比较两个城市不同的风格和味道:

首先是pub的风格。虽然每一地方的pub都是各种风格其全,但是比较一下两地最具有代表性的bar area:三里屯(南、北街)和衡山路,不难发现,北京的pub通常面积很小,装修虽有特点但是相对比较低调,通常都是人挨着人。而上海的pub似乎就要气派和豪华了许多,常常会有两三层,并且带着大院子的。呆在里面很舒服,但是好像缺了一些气氛。

其次,去pub的人们衣着打扮不太一样。几年前,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很有趣的经历。那时候住在衡山路的东亚寰球,晚上决定去pub转一转。于是,特意回到酒店,换上t-shirt和blue jean with a nike sneaker,兴致勃勃地奔去一家叫做music box的pub(不晓得现在还在吗?)。到了pub里面,自己傻了眼,我靠,每一个俊男靓女都是精心打扮,seems to be in the fashion show,居然有个lady穿着露背的小礼服。自己就好像是刚刚进城的民工,连waiter都给眼色看。后来,陆续去了上海很多的pub,发现很少有人很随便的打扮就去pub。而在北京恰恰相反,偶就经常和朋友穿着短裤和圆领衫去各种pub。不经意间,似乎反映出不同城市的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一个是较为随意和洒脱,一个貌似更加的精致和荣华。

喜欢music的同仁们,一定会发现两地pub的music从整体上有一些不同。北京的live band的演出很多,自己就在pub里面听过崔健、唐朝以及无数的underground bands,音乐的风格非常多样化pop, country, R&B, alternative, heavy metal, punk, new punk...最cool的是母校南门的那家“豪运”,简直就是underground bands的天堂。传说中大门上居然写着:metal不得入内!偶是没有见到。而上海的pub似乎就是另外的风格,除了菲律宾的bands,更多的就是jazz,很少有live or unplugged。

仔细观察,或许会发现另外一些更加有趣的地方。北京人到了pub,就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贵的好,便宜的也好,似乎图一个渲泄的快感。而上海人在pub中通常会点上一杯价格不菲的cocktail,然后慢慢地品味着,直到离开,似乎他们到pub是在感受一种气氛和自我的存在,至于喝酒不过是一种在pub中存在的方式。

上海pub中的酒价似乎比北京同档次的pub要贵上5-10块大洋,至少据偶的经验是这样的。当然,在上海也能找到像windows这样酒价便宜的pub,不过一定要人介绍才能找得到。还有,好像印象中,上海pub中的PPMM更加多一些

也许自己的观察比较片面和主观,只是一种感受。在上海还要呆上半年,倒是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两个城市和城市中的你我他有什么不同。对了,偶还是喜欢北京的pub!

July 06, 2004

2004年7月5日夜

2004年7月5日深夜,11点20分。我相信这个世界里必然还有几个不眠的人。两个单身男人,在互相调笑中远离爱人。倒了一面红旗,还有几面彩旗。一个漂亮女人,练完瑜伽练恰恰,然后再练芭蕾。在身体的舒展中找回自我和梦想。一个一个习惯漂泊的女人,在黑夜中幻想自己是烟花,留下美丽,消失在空气中。对于她,或许喜欢的是爱情和伤感本身。一个坐在窗前不停写blog的女人,听着淡淡的音乐,想着周围的人和远方的他。还有他们的她(们),和她的他,不知道在这个孤独的夜,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这样一个夜晚

在这样一个静静的夜晚,做在印满玫瑰花的窗帘前想你。记得读书的时候有不止一个姐妹跟我讲过,如果我们两个分手的话,她们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何止是她们,我也一样。我相信,那一天对于我来说,一定是世界末日。有好多次,我都会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幸福的极端了,真想就此停滞不前。以前看日剧的时候,女主角在幸福的时候就会感到极端的害怕,因为剩下的只能是失去了。太脆弱的心,受不了任何你轻微的抱怨和反抗,而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变成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无法呼吸。当你在的时候,我无法思考,只知道享受灿烂的幸福。而当你不在的时候,我又是如此的彷徨。相信我对于你,已经将要成为羁绊的藤了;可是如果不做藤,能否一直在一起?

大概读Claire的blog读多了,不知道把自己假想成什么了,瞎写一气。

July 05, 2004

已沦为文化沙漠的上海

读了这篇文章,生活在上海时很多内心的空虚都理解了。上海也不再优雅,以至于让我住在偏远的地方内心也不会感到内疚。也许只有在Grace JJ练功的芭蕾舞房里,用英语向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外免费翻译芭蕾舞用语时,我们才会感觉回到了以前的那个时代。

转自:http://www.netbig.com/mba/ch5/03/12/1901.htm

今年是上海开埠160周年。上海这个城市,她的历史并不长,比较起西安、北京、南京来说是个年轻的城市。但如果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来说,上海却是最典型的一个城市。有一个说法,如果你要研究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要去西安;要研究五百年的历史就去北京;而研究这一个世纪的历史,就要来上海。上海与中国现代化历史,和全球化背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海在2010年要举办世博会,走向世界,上海的历史文化传统里又有什么样的资源可以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渊源呢?这一轮上海的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注目,国外有个评论家,把上海这一轮发展的经验归结为三个要素:强势政府、跨国资本和海派文化。也就是说,上海今天的发展是强势政府主导下的发展,它和跨国公司大量的涌入、青睐上海有关,但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与海派文化相关。那么,所谓的海派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上海的文化传统究竟是什么?

  上海这几年一直在刮"怀旧风"。这里所怀的旧不是说过去的一切都是旧,而是有特定含义的旧,是指二三十年代为代表的海上旧梦。上海有两种历史传统:一种是从上海开埠开始,到二、三十年代形成高潮。另一种是49年到90年代初形成的计划经济传统。这两个传统的区别是很大的,形成了上海两种历史传统。所谓的"怀旧"怀的就是二、三十年代所代表的那个传统。之所以怀旧,隐含着对49年后计划经济传统批判和反思的意味。上海的怀旧与西方各种各样的怀旧不同,欧洲或美国的怀旧通常怀的是中世纪贵族传统的旧,前现代生活的旧。西方的怀旧蕴涵着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的反叛。而上海的怀旧恰恰是一种资产阶级布尔乔亚式的怀旧,这与西方形成很大的反差。其原因是和上海49年后那一传统有关系,"怀旧"是希望把上海历史中具有现代性的那一段发掘出来,作为历史的资源来反思49年后形成的计划经济传统。

  追溯上海发展的历史,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松江府上海县,再到民国时代的上海市。现在的上海专指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开埠的上海,这以后的上海才慢慢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上海的自我认同。上海的自我认同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确立的。一般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所到之处都与本土化产生冲突,本土文化会在全球化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落感和焦虑感。但上海的经验表明,在全球化的浪潮里,上海文化没有失落只有获取,没有焦虑只有欢乐,因为上海的文化身份正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确立的。这是上海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而在中国其他城市则很少。上海的经验是一个很特殊的经验,它使得我们过去各习以为常的分析模式,如东方/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分模式通通发生了问题。,这样的二分模式用来研究上海的文化传统显然相当得无力。上海在中国是充满洋化,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她很西化,上海就是"西方"。上海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尤其是在近代是作为一个另类存在的。在过去,上海与中国这个概念是带有某种冲突的,上海意味着"去中国化"。"上海人"和"中国人"有时候也是一对冲突的概念。清末时期,上海有个地方贤达李平书去拜见李鸿章,李鸿章很欣赏他,临走前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你不象一个上海人",这是李鸿章对李平书最高的评价。这个评价在今天依然如此。上海身份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另类的概念。尤其是那些有浓厚传统情节的人认为上海在历史上是一个污泥浊水的地方,很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一讲到上海就颇为不屑。梁漱溟先生就认为上海是最堕落的地方,十里洋场,各种腐败真是很可怕。可见上海对许多传统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我族类"、完全被洋化的地方。

  但对西洋人来说,上海却是一个异国情调,很东方化的城市。我再举两个例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许多二三十年代的月份牌被大量廉价的印制,贴在各色各样廉价的餐馆、咖啡馆、酒吧里,被人为地营造出一种所谓上海怀旧的氛围。通常这些月份牌里都印有一些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少女,这些少女通常是这样一个形象:比如说她们有时是做一个广告,推销一辆自行车。这些少女穿着短袖的运动衫,运动短裤,洋溢着一种青春气息。这幅画里反映的这样一种少女形象,你说她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如果说是东方的,这样带有青春气息的精神状态显然不是中国的仕女形象而是西方的。但她偏偏又是黄皮肤黑头发,又是一个东方人。象这样的一个景观,我们常说的东方-西方,传统-近代的二元模式完全不能分析。再如,当今上海最著名的地标==新天地,它究竟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凡是到过新天地的人都发现,东方/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模式在新天地完全被解构了。新天地是根据上海的石库门民居改造的,它整个外在的结构完全是东方的。但当你走进去,你发现里面的酒吧、咖啡馆、夜总会与在纽约和巴黎没什么区别。特别有象征意义的是新天地那家星巴克。星巴克是一个全球化的连锁咖啡馆,里面卖的产品、经营的模式,整个流程和其他地方任何一个星巴克都一样。新天地里的星巴克是把两座石库门打通,故意营造出一种石库门的氛围。这种石库门模式就把我们过去所说的东方/西方,传统/现代模式打破了。这也就反映了上海文化的底色所在。事实上,石库门本身也并非纯粹的本土建筑。石库门产生在太平天国时期,长毛来了,江南农村的地主老财在乡下呆不住了,纷纷带着细软逃到上海的租界,家里有点小钱怕盗匪来抢,就仿造乡下的深宅大院盖起住所。但上海在那时已是寸金之地,他们不可能象在乡下一样把房子盖得很大很大,有什么二进三进四进。既然不能在平面扩展,只好向天空扩展,于是就有了二楼三楼。他们仿造西方的连排屋,把房子一座座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个弄堂,这就是上海的石库门。石库门可以说是上海民居的典范,即使是典范,它也渗透着西洋建筑的一些元素。这也就说明上海哪怕是被认为是本土的建筑,从根本上说都不是纯粹的本土化,它从一开始就带有西洋化风格。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完全不相干的风格在上海却得到了融合。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西站的建筑一直受到建筑界、舆论界的批评,说它不中不西,不伦不类,为什么呢?它本来也想来个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结合,但它这种结合是一种拼凑式的,一个西洋的底座戴着一个大檐帽,中国的琉璃瓦,这就使东西方这两种元素在北京这些新建筑里产生很大的冲突和紧张。但在上海,从历史到现在有很多建筑,特别以新天地为代表,都把这两个元素融合在一起。这是上海文化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即融合中西的传统。这与上海开埠以后的自我认同有关系。

  如果对上海的传统作一个细分的话,它又有哪些成分呢?显然又不是东方/西方,传统/现代这种二元模式所能解释清楚的。上海的文化传统是很复杂的,包容着各种各样的内涵。首先看上海文化中的西洋传统。西洋是个很大的概念,西洋文化中有各种不同的传统,如基督教传统。就基督教传统中又有天主教的传统和新教传统。就像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建筑一样,上海文化内涵中包含各种各样不同的西洋传统。从宗教传统来看,近代欧洲有两个很重要的宗教传统。一个是以英国、德国代表的新教传统。按照马克思·韦伯的分析,这个传统产生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之所以首先在西欧产生,这背后有个宗教资源==新教传统。新教传统中有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入世禁欲"。过去基督教传统都是以"出世",以追求"彼岸世界"为终极目标的。但新教改革后,新教使人对人生的理解发生变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在世俗生活中尽量的表现自己,谁表现的最好就可证明谁是上帝最好的选民,就有可能进入天国。新教的这一变化就使新教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的民众不再认为现实的世俗的生活是堕落的生活。在世俗生活里你拚命的工作,拼命的积累财富,这都是为上帝而作,说明你是最好的教徒。资本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新教国家的人都特别拼命,都特别有奋斗的精神,而且充满着一种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这就是新教的传统。新教传统在上海文化精神中表现十分突出。上海人在中国人中的确表现的十分拼命,特别精于算计,上海人处处体现出这种精明。如果把这个精明不作贬义来讲的话,它就象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过去在全国最困难的时候,买粮食都要有粮票,但唯独在上海有一种粮票是半两,半两粮票用来买什么呢?它可以用来买一根油条。可见上海人都是从小处来计算,计算到一分一厘。这种精神背后体现出的就是新教中的工具理性。从好的方面看,上海人在全国相对来说是最有职业感的,比较讲信用。改革开放刚开始时,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谈生意,发现和上海人最难谈,上海人总是要和你纠缠半天,他们不仅要算计自己能赢利多少,还要算计你能赢利多少。而和北京人谈生意最方便,刚刚认识,两杯酒下肚就说一切都没有问题,马上签合同。几年下来,外商就发现北京人签合同很快,但履行这个合同成本就太高了,北京人所答应的各种条件到最后都无法兑现。上海人虽斤斤计较,签的时候要纠缠很久,但合同一旦签下来,就比较讲信用,能按照合同来办,上海反而是一个效率最高的城市。这些东西都是新教传统留下的。新教传统不仅上海有,香港也有,而且比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上海的新教传统在49年以后断了,而香港不但没断还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发扬光大。所以讲到敬业精神上海不是最好的,香港到今天为止要比上海好的多。

  但香港与上海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香港只有一种精神就是新教精神,她缺乏另外的东西。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她受英国和美国的影响很大。上海不同,上海是半殖民地,是多国的殖民地,这就带来了其他的一些东西,这些就是欧洲传统中的另一种传统==天主教传统。天主教传统大多在拉丁文化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是信奉天主教的。天主教与新教区别就在:新教文化讲究简单实用,而天主教文化更注重的是艺术性。在拉丁文化国家里,它表现的是一种浪漫的、超脱的,甚至颓废的传统。上海以前有一大块地方就是法租界,这些地方孕育了大批的文化人,他们培育出很丰富的拉丁文化传统,这就与基督新教中工具理性产生很大的反差。所以在上海文化中即有紧张的一面,又有松弛的、浪漫的、超脱的一面。但这一点在香港文化中是没有的。香港人是很拼命的,但他们缺乏浪漫一面,这与一个城市的底蕴是有关的。欧洲这两种宗教传统对上海就形成一种张力。

  从各个国家的文化来看,上海也形成了多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有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俄国的,还有犹太的,在虹口那一片还有日本文化的影响,这就使上海的文化传统相当丰富。这里我特别要强调俄国的传统。事实上,上海很多的法国文化传统并非法国人,而是由白俄带来的。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贵族逃到上海,形成一个可观的白俄群。他们在上海开咖啡屋,卖面包、西餐和时装。俄国上流社会是被完全法国化的,他们崇尚法国文化,这是他们的时尚。俄国上流社会讲的是法语,老百姓才讲俄语。他们到上海后就把这种传统带到了上海。上海的法国化实际上是俄化的法国文化。可见,在上海文化传统中,即使是西洋文化,其内涵亦是十分之丰富。

  上海文化传统中除了西洋文化外还有本土文化==移民文化。上海开埠以后,原来的上海人不再被认为是上海人,而被称之为本地人。所谓的上海人是有特定含义的,特指能讲上海官话的,还能讲几句洋泾浜英语的,特别是受到欧风美雨感染的,见过几分世面的人才被称为上海人。他们讲的上海话不是我们今天讲的上海话,而是四十年代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讲的上海话,是老上海话。这些讲上海官话的人才是上海人,而在上海土生土长的人都被贬低为本地人。判别是不是上海人都以语音为标准,我称其为"语音中心主义"。我在大学里特别观察到一个现象:从上海郊区来的同学一般都不说上海话,而与外地同学一样说普通话,这是因为上海城里人语音等级太重,只要你的上海话中带有一点土音,立刻会成为歧视的对象。这个"语音中心主义"在当时以及今天都是这样。那些上海人是哪里来的呢?他们显然不是本地人,虽然本地人也有可能成为上海人。这些上海人大都是各地来的移民:广东的、山东的、安徽的,但主体是江浙一带的。上海追溯其本土文化的底色就是江浙文化,或者说以江浙为代表的江南文化。上海文化传统也有个本土资源:明清以来形成的江南士大夫文化。明清时期形成的特殊的士大夫群体,他们的文化特别注重文采,注重书卷气,他们对生活特别细腻精致,有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这种文化传统在上海开埠后与西方两种宗教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一方面上海江浙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成分(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和新教传统相结合,另一方面江浙文化中才子佳人的浪漫温情成分又与拉丁文化产生回应,这就使上海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产生奇妙的对应关系。上海文化传统里由于有了这些资源,而上海又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城市,就使上海的文化传统相当丰富,它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组合。今天上海的发展海派文化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这里不是指海派文化中某一个文化传统,而是指海派文化中的多元文化传统。这种多元文化传统就有可能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很奇妙的张力。我们都知道,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张力的话,这个城市的发展就很成问题。在拉丁文化国家里,如果你去法国、意大利,你会发现那里由于他们缺乏新教理性的精神,城市管理很成问题,效率极低,人也很懒散。但如果只有一种基督新教的那种拼命的精神,又产生另一种畸形。香港人很拼命,但精神之中缺乏超脱一面的平衡。我1999年在香港作了一年的访问学者,记得那年圣诞节时,香港的大主教在圣诞致辞中说:香港人太拼命,沦落为经济的动物。他们拼命的赚钱供楼,全然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不知生活的意义何在。 所以香港这个城市就显得特别的脆弱、紧张。这几年整个城市人气低迷,心态也坏掉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城市精神结构里缺乏另外一种传统来支撑。

  上海的历史文化传统里,恰恰这两种元素皆有,这是上海文化的很重要资源。但有传统并不意味着我们认识这个传统。在今天上海的这一轮发展中,上海文化的丰富性也被阉割了,或者说被滥用了。现在有些上海人也和香港人一样拼命的工作,成为经济的动物。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高级白领,在高尚地段买一个房子,自身生活的品味和乐趣却消失了。也有另外一些情况,浪漫文化被滥用。上海所谓的白领文化,小资情调,小资文化,看上去很法兰西化,很浪漫,但上海的小资却是很肤浅的。像城市的表面涂了一层奶油,而里面却是很空洞的。我不久前从台湾回来,在台北访问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给我的震撼很大,这使我发现上海所谓的小资生活实在太肤浅太表面化了。论小资,上海与台北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这不是一个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台湾这几年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大量的台商要到上海来。过去台湾的精英中有句话:"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这意味着台湾的精英首先要考上台大(台湾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现在改为:"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上海",就是要到上海发展。虽然他们这几年经济很糟,但文化却有一个质的发展,这个城市内在的品质让我很惊讶。我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去台北,说实话我当时很看不起台北,晚上整个城市是黑乎乎的,人也是土土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区性的都市。但这次却让我刮目相看。我特别观察了几个很重要的文化空间,如书店、咖啡馆、酒吧。上海的好书店有哪些?上海书城、季风、思考乐、鹿鸣,这几个书店在上海来说已经是顶尖,不说与巴黎、纽约比,即使是与台北比,也没法比,台湾有个很出名的连锁书店==诚品书店,它在台北有四家分店,在全台有十几家。它对书店的理解完全不是商业性的买书卖书,我们上海人去书店只是纯粹的买书,上海书城无非就是一个图书大超市而已,在那里找不到你要的书,分类很不专业,你不知道你要的书放在哪里。品种很多,但品味一般。比较好的有季风书园,分类很专业,也有一定的氛围,但较之诚品书店还只是初级阶段。虽然影响大,但尚未形成一个诚品那样的文化社群。台湾的诚品每一个分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整个布置、灯光、分类,形成了独特的诚品文化。不仅卖书,还有各种各样文化活动。音乐讲座、定期系列讲座、请大学的名流到书店来演讲,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社群文化空间。这种品味上海没有一家书店能比得上的。对台北来说,仅仅一家诚品那不算什么,台北有几十家这样的书店,每一家都有特色,而且分类细致。有法国书店、日文书店、儿童书店、同志(同性恋)书店,女性书店等。每一家书店都有其特殊的个性,都有一种品味来表现自己。几乎所有个性化的书店旁边都有咖啡座,供应简餐。甚至这半年来,台北的旧书店都设有咖啡座,有很轻柔的音乐。你虽然是买旧书,但它仍让你享受到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一种温馨感。不用说欧美,在台湾,去咖啡馆、酒吧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台北,一般的咖啡馆,主体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一杯咖啡的钱不过是一顿饭的饭钱,折合成人民币也不过五块钱左右。而上海一杯咖啡多少钱?是一般人享受得起么?上海的小资生活是非日常的,与一般平民更没有什么关系。我常把上海的小资生活看成是周期性的等级身份认同。咖啡馆、酒吧是白领身分自我确认的地方。他们周期性地到那种地方,在那里自我确认与平民不一样的文化等级身份,这也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周期性的人生做秀。

  过去的上海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有各种张力:有小资的布尔乔亚文化,也有左翼的波希米亚文化,但今天的上海文化只剩下一种文化:所谓的小资文化,各种报纸、杂志、书籍口味及其单一,其背后缺乏一种真正的底蕴。上海文化看起来很热闹,有数不清的这个节、那个节,但这仅仅是城市生活表面的一层油彩而已,其内心是苍白的。这几年上海是发展了,成为全中国、全世界异域文化展览的码头,但上海自家的文化在哪里呢?文学,有国际、全国影响的作家,除了王安忆、孙甘露等个别二三个,乏善可陈。电影,上海多少年没有出过一部让人心服口服的电影了。戏剧,上海有一家很有名的民间剧社??现代人剧社,成立快十年了,头几年还在排一些世界名剧,走艺术探索的路子,如今因为商业压力,只能被迫演一些专给给白领看的所谓的都市话剧。要知道,过去的上海,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公认的全国文学、电影、话剧中心啊!

  我前不久刚做过中国大陆报业的研究,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上海媒体已经全面落后,落后于广州、北京。上海过去是中国的报业和出版中心,全国最大的报社和出版社都在上海。在1979年到九十年代初,上海媒体在改革开放方面也是全国的表率:第一个报纸广告、第一条社会新闻都是上海报纸冲破禁令,首先推出的。九十年代初的王甫平的大胆解放思想的评论,也吹响了市场经济的号角。过去,上海的几个大报纸,文汇报、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都在全国有很重要的影响。如今,这几家报纸,不说全国,连在华东地区,都守不住,沦落为地方性的报纸。广东有《南方周末》,21世纪系列报,专业经济报纸北方有《经济观察报》,南方有《21世纪经济报》。专业体育报湖南有《体坛周报》、广东有《足球报》、《南方体育报》,但上海没有有全国影响的专业性报纸,上海的报纸连广告收入都落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十年前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前十名有三家是上海的,解放,新民,文汇,现在只剩下一家新民晚报,而且排名第七。很难想象,上海全国的经济中心,连报纸的广告都没法与广州、深圳和北京竞争!

  今天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全国领先,但文化发展却未必领先。上海历史上留下的多元文化传统被49年以后的传统腰斩掉了,而且在这一轮发展当中并没有被全面传承下来,反而被肢解了。过去上海文化中既有一种拥抱现代化的传统,所谓布尔乔亚的传统,也有鲁迅所代表的左翼的反思现代性的传统,但今天在所谓"怀旧"的一片大合唱声中,后面的那个传统也被阉割掉了,只剩下一片小资文化的赞歌,在这片赞歌之后却掩盖了上海文化自身的苍白。不久前有一个对上海文化有深厚感情的文化人从纽约到上海来,他当时希望上海能够成为中国的纽约,也就是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合一的城市。但是他转了一圈后十分失望,告诉我说中国也许只可能有巴黎,就是北京,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合一。但中国却没有纽约,因为上海不再是文化中心。而在历史上,上海有这样一个丰富的传统,它在当时是东亚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比较起历史的辉煌来说,今天的上海文化没有什么理由值得我们乐观。

  上海文化存在的潜在危险是所谓的新加坡化。新加坡化即是强势政府推动下的都市现代化,在这样的城市里,所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发达,但整个城市缺乏文化活力。我在新加坡访问三个月,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但也仅仅只有旅游观赏的价值,城市缺乏真正的乐趣。今天上海的城市景观也很漂亮,但我陪海外来的客人玩,在上海最多只能玩两天,两天后上海没有地方可去。花园城市固然美丽,但她真的是人们期待的精神家园么?新加坡很多文化人都留不住,为什么?在新加坡流传一句话:在这个城市里每一棵树都要遵照行政的意志生长。意思说在新加坡每一棵树都是编号的,每年都由政府中很重要的部门园林管理部派专人,按照统一的规划来修剪。树要修剪,何况人呢?一个被修剪的城市不是一个自由的城市,也不是一个能够成为文化中心的城市。上海人也许会很快乐,但这是动物般的快乐。这是我们希望的生活么?这是我们希望的城市么?这是我们希望的家园么?

  我对上海文化的现状虽然忧虑,但并不绝望,因为这个城市不象新加坡那样在历史上是一张白纸,上海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可以影响未来,只要我们重视历史中那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扬广大,赋予这个城市以自由的、民间的活力,上海依然是有希望的,有在文化上重新崛起的一天。
我期待着。

我的未来

我的未来-会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最近一直看了很多书,各种各样的书,有小说,有散文,有深奥的,也有清新搞笑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些书,也不知道看这些书能干什么。听从心的召唤?还是听从理智的束缚?心的召唤又是什么呢?我不是一个很具天赋的人,上帝会眷顾我吗?

新鲜的北京(二)

一晃几天过去了,老公又去了北京,于是怀念起那个我想去又没去成的798了。打开电视,没想到上海台的今日印象居然专题介绍798艺术工厂。直觉上觉得我喜欢那个地方,叮嘱老公一定要替我去看看。可是,他说要开会,估计没办法去了。

去后海的那天晚上,同事特意让出租车从中南海绕了一圈,然后告诉我说这是北京最美的夜景。我也觉得绝对是这样,红色的墙,宽广的路和广场,以及值夜的武警,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完美。然而当第二天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国家大剧院的时候,好像就没有那么完美和协调了。这个建筑估计摆在上海还挺漂亮,但摆在现在的那个位置,真的是有些不伦不类。顺便对北京的建筑发表以下看法,就算咱北京的地大,也不能那么随便一摆,结结实实的放一个又一个一模一样的玻璃墩子吧。这么不惧美感的事情,以后能让人们想起来什么呢?北京的交通也有问题,司机师傅开车硬是把我吓得一愣一愣的,真不知道他们是没学过交规还是不尊重交规。上海的交通就好的多,而且堵车情况也要好得多。每次我走在上海的高架上时,总想起不知道谁说过的一句话:上海的高架是20世纪的上海人给21世纪的上海人最好的一份礼物。

在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潘家园旧货市场。这下我明白了那么多看上去挺精致,挺小资的器件是从哪里来的。感情全中国的仿造品都在这里了。刚开始的时候几家不敢还价,心里很没底,到后来买了一面古镜和一至玉碗后,才明白这个比例。我这个人心底很善良的,总觉得同事还的太低,不大好意思跟老板说,没想到还真的成交了。花了30块,觉得真便宜。大概是在上海已经被骗傻了。北京就是一这么实惠的地方,如果以后开家精致的小店,一定得来这里面陶上一陶。

我对北京还是怀着深厚的希望,包括他的人文气息,他的社交圈子,还有他多姿多彩的文化。so many free spirit 年轻人的朝气和创业的精神让每一个人都显得生气勃勃。还记得在北京看到过的一场踢踏舞表演,是几年前公司在北京开会的时候看的,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非常的exciting. 而在上海,只有最近几年兴起的小剧场话剧才会让人觉得有一丝丝思想的气息存在。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来看待北京的,所以才会觉得他这么有趣,其实在上海,应该也有很多的好地方,只不过我没有发现罢了。真希望有哪个偶尔到上海旅游的过客,能够写下点滴的感受,互换角色:-)

早晨

自从我家搬到了乡下,我就多了一御用司机。我一直不停的在感慨当初的英明决定:在没搬进去之前就毫不犹豫的买了辆车。然而,今天御用司机出差了,一去就是快一个星期。我心里暗暗盘算:以前家到公司两站地铁,走路5分钟还要8:30出发,现在是12站地铁,中间还要2号线换1号线,还要打的到地铁站,应该几点出发?算了半天还是算不出来。

7:40从被窝里爬出来,大脑立刻开始高速旋转,地铁,公交或taxi?终于在多种选择中,跳上了taxi,换了地铁,然后是一号线,8:40居然就到公司了。不比平时坐专车慢。看来以后要斗智斗勇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这样在乡下带着吧。把钱花光了就这点好处,可以杜绝你的幻想和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