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2, 2005

徐静蕾vs茨威格

一直都很喜欢茨威格的小说,很惊讶他怎么能如此细腻的刻画一个人的心理。他毫不留情的把人们的内心像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剥开,把那些人们害怕面对避免触及的思想暴露在空气中。无论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还是《心灵的焦灼》,他笔下的女子,总是苍白缺乏被爱的养分,总是带着偏执与渴望。高中时曾把这几部小说推荐给隔壁少年科技大学预备班的小姑娘看,因此被认为是在毒害少年儿童。那个小姑娘在看了一篇后把书还给我,说:“我不喜欢这样畸形的心理。”我不能说这样的病态与扭曲是真实的,因为多数人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都会感叹怎么可能有如此痴情的女子。但我又总觉得这些女子是如此真真切切的存在着,因为我能理解这一切疯狂,能触碰到她们所有的苦痛。
和同学谈起徐静蕾的这部电影,同学说看电影时她体会不到以前读小说时受到的那种震撼。我想这终究还是因为徐静蕾不像茨威格那样能狠心。电影本身是精彩的,那溶入了中国特色的老北京生活场景,那黯然的眼神和坚定的抿嘴,那语气平淡却又句句揪心的独白,足以让我在看完电影后还会沉默久久地回味。但是,确实我不会像看完茨威格小说时那样问为什么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女子,为什么她会如此固执的坚持着。并不完全是因为我在看电影前所有的故事就早已了然于心,更重要的原因是,徐静蕾远不像茨威格那样残酷。在小说中,作家始终都未曾表露出哪怕一丁点儿的爱意,那位女子于他,只是个偶遇然后陪他一夜风流的妓女;但在电影中,虽然姜文也是一样的沾花惹草风流成性,我却宁愿相信就在他们相处的那几天,姜文还是动了一点点的心的。要不然,他不会在他们共度的第一个早晨如此专注的看着徐静蕾,不会在徐静蕾告别去上学时流露出牵挂与不舍,更不会在他们共度的最后一个早晨说:“你觉不觉得,这一切似乎曾经都发生过。也是这儿,也是我和你。虽然现在有人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它,但我更相信这是一种缘份。”而在小说中,作家在女子忧伤地说“会回来的,可是回来就什么都忘了”之后,只是说:“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我是不会忘记你的。”前者是发自内心,后者更像是客套的诺言。我想徐静蕾之所以加入了些许细节,还改编了最后的一幕,是因为她也不忍心吧。除了茨威格,又有谁会忍心让对爱坚贞的女子如此凄苦呢。


Posted by elfe at March 22, 2005 10:57 PM
Comments

电影和小说很不同。
看完电影我又去温习小说,发现小说中一个更动人之处,就是女主人公很善于揣摩那个花花公子的心理——表面上他是个很和善,很有绅士风度的人,看见乞丐会给钱,但给钱的时候并不出于怜悯,而是出于某种伪善,某种敷衍。他是个很自私的人,女主人公是知道的,明明知道还放不下,这是她可怜之处。
另外,电影里面只强调了男主角的花心,没有分析他的自私心理,而且她为他所受的苦,因为导演的理想主义唯美主义而被轻描淡写,一一略过。
她有很多次机会向他表白,但她不这样做,因为她不愿意他出于勉强而收留她,不愿意勉强自己所爱的人,也不愿意勉强自己成为乞丐一样可怜的人,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我是她,我也宁可一个人离开,即便伤心也不表白,因为他心里根本从来没有我的位置。

Posted by: 喜欢看月亮的女祭司 at March 25, 2005 09:11 PM

报到一下

Posted by: jokebox at March 26, 2005 03:00 PM

不知为什么我看茨威格的小说时,总感觉有一种压抑感。有抑郁症的,建议少看为妙...hehe

Posted by: yan ye at June 20, 2005 10:23 PM

我曾经爱过你,也许爱情
并未完全从我的心底消失;
但原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无意让你感到忧郁.

我曾默默无语又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忍受着羞怯的苦痛和嫉妒的折磨.
我就是这样温柔而诚挚地爱过你.
愿上帝保佑: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爱你.

Posted by: Zoe at November 26, 2005 03:58 PM
Post a comment









Remember personal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