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1, 2005

剪影

标 题: 春日午后的些许回忆(1)
时 间: Fri Apr 11 19:51:19 2003
点 击: 114
并不是很喜欢春天,因为这是一个与连绵细雨、与流感联系在一起的季节。不过,关于春天,却总还是有着好些亮色的回忆。这些回忆,都是发生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的。
两年前在浦口,坐在教学楼三区四楼北面的自习教室里。阳光从窗口洒下,照得课桌面都有点点晃眼。从窗口望出去,是小山坡上的姹紫嫣红。我从来都没有数清楚过那个被我们戏称为“桃花山”的小坡上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只知道真的真的是很漂亮,至今回想起仍是一片缤纷。在春日午后,站在窗口看着那片缤纷发会儿呆,然后坐下,铺开信纸遮住晃眼的阳光开始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两年后的今天,我依旧能回想起那时候的心情是多么的平静与明朗,依旧能回想起那封信中的好多好多话语。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我已有多久没有和朋友通过书信联系了,不免非常的怀念。总觉得,比起email,在信纸上更能寄托起一个人的感情。写信的时候,心情就会随着笔端融入信纸;封起信封时总会有些不舍,似乎总害怕想说的话还没说完,总是会忍不住地把信取出重读一遍才小心翼翼的封口;将信投入邮筒的那一霎那,更是有一种把心情如风筝般放飞的感觉。
那年春天之后,我就再没有写过书信。虽然现在每天都会和朋友通email,也满足于它的迅速便捷,但我依旧怀念那个春日午后,怀念那个用笔来抒写心情的午后。我想,那时的信纸,应该是带着太阳的香味的吧。

标 题: 清晨剪影——那一只蓝羽小鸟
时 间: Wed Apr 16 15:11:32 2003
点 击: 75

半夜里淅淅沥沥的下了点儿小雨,清晨雨停了,水泥操场上却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水洼。
一只蓝羽小鸟轻快的在操场上蹦跳着前行(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只小鸟儿真的是蹦跳着的,不同于鸽子的气定神闲的踱方步,不同于毛茸茸小鸭的摇摇摆摆的蹒跚步履,而是极其轻快的、一刻不停的蹦跳)。小家伙一不留神闯入了水洼,立刻急急忙忙的跑了起来。两只小脚丫拍打着水面,水珠溅起弄湿了它的漂亮蓝外衣;于是它着急了,就跑得愈发得快。啪嗒帕嗒的,搅碎了整汪清水。(记得《飘》中的帕蒂姑妈吗?因为小时候走路总是帕蒂帕蒂地响,就得到了这个名字。看着小鸟儿两条腿急急地交错着往前跑,就不由得想到了帕蒂姑妈)
这只笨笨鸟呀,也不知道转个弯走近路,只是一个劲的往前冲,结果经过长长的一条路才走出水洼(不过,谁知道呢,也许它就是喜欢在水洼里闯吧,就像我们小时候买了新雨靴就一定要在下雨天去踩水潭一样)。
出了水洼,小鸟儿继续急急地往前跑着,在水泥地上留下了由深及浅、由模糊到清晰又再到模糊的一串脚印。当敲完了一长串的印章之后,小鸟儿轻轻的一振翅膀,飞上了还挂着晶莹露珠的树梢,开始歌唱。

p.s.
昨晚和朋友聊天,朋友说他理想中的天真与我的定义是如此的异曲同工。他说天真就是善良、 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惊奇,而不是麻木。他说有时侯他觉得自己越来越麻木了,所以需要时不时的清洗一下。而清洗的方法就是学摄影。这能够让人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对平时司空见惯的东西也能发现其中的美。据他说特别是在开始的这几天,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有一种被水洗过心灵的感觉,很是奇妙。
我没有学过摄影,但我想我体会过这种感觉。没有照相机,就让我用文字来记录这些美丽的场景吧。

标 题: 清晨剪影——双杠旁的老夫妇
时 间: Wed Apr 16 15:13:05 2003
点 击: 66
每天早晨都会有很多老人来到我们的校园里锻炼身体。有一个练双杠的老先生特别引人注目。头发都已花白了,身体却还及其硬朗,甚至能在双杠上把身体甩到与杠平行的位置。
一天他的老伴也来了。老先生秀出他的本事,把动作做得特别漂亮,头昂得高高的露出得意的笑容。那神情,宛如在小女孩面前勇敢的跳下高墙的小男娃娃。
老太太按耐不住了,也走向双杠跃跃欲试。在老先生的帮助下极其艰难的撑上杠,胖胖的身体还没能摇摆两下便已支撑不住跌落下来。老先生急忙上前扶起老伴,为她拍去衣服上的沙粒,也拍出了两串欢笑。

p.s.这两段回忆都是在高中时后的。惊觉自己已有好久好久没有呼吸过清晨的空气了,一直都把曾经带给我那么多美丽发现的清晨时光消耗在了睡梦中。也许明天我该早起了。

标 题: 恍惚
时 间: Sun Jan 11 15:53:23 2004
点 击: 138
只是在南京停留了90个小时,回到上海时,却是恍恍惚惚分辨不清自己身处何处了。
出火车站的时候正在下雨,坐在taxi里,会奇怪司机为什么不是直走左转再一直走,几乎都要跟司机理论警告他我认识路的别带我瞎转了,才想起我不是在南京。
径直去了玢玢住的饭店,举起一袋我从汉口西路上宫廷桃酥王带来的奶油曲奇,得意的说:“来,吃吧。”两人立刻开动,酥松的口感和满颊的奶油香让我们的手停止不住往口中输送食物的机械运动。两个人都是站着的,瞬间,又觉得我们是站在南京我们原本住的小屋的冰箱前了。那时候曲奇买来总是放在那个矮矮的冰箱上,然后很快就被消灭完了的。
鼓鼓打电话来,说他正在火车站排队买回家的车票好多人呀,脑中浮现出的竟又是南京那个大火烧过后一直都没重建好的破落的车站,不由觉得他当时的处境真是糟糕到无以复加了。很久后才想起这是在上海,火车站人更多,但环境还是要好那么一点点的。
后来回到寝室,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寝室里晃来晃去,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的冬天,室友都回家了,一样的自在,一样的安静,一样的冷清。想起需要买牙膏,一出门,就找寻汉口西路的苏果,那个我在鼓楼两年中光顾的最多的一家店。
诸如此类的情形频频出现,一直到现在,也许是因为南京于我,实在是太过亲切了吧。这九十个小时将我熟悉的南京的一切又带到了身边,与上海城交织了起来,我才会如此的恍惚无法分辨。在这恍惚中,感觉到同样触手可及的,还有我的朋友们——你们的笑声已融入了我周围的空气里。回到你们中间的感觉真好:)


标 题: 最温暖的声音
时 间: Sun Nov 16 15:31:06 2003
点 击: 218
最温暖的声音,就是午后三四点钟、对面阳台上传来的收回晾晒的被子时的拍打声。
嘭,嘭……不急不慢的,沉沉的声音,不用去张望,光听,脑海中就能绘出那个无风的晒台、一整天的催人入眠的暖暖阳光、还有蓬松的带着太阳香味的厚棉被。
不过使它成为最温暖声音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那个记得在晴天晾晒被子的女孩,一定是个会照顾自己、过着精致的生活的女孩子。有什么,会比懂得心疼自己更能带来温暖呢。

标 题: 夜航船
时 间: Mon Jan 26 00:14:19 2004
点 击: 120
京杭大运河一侧是公路,偶尔有汽车驶过,留下车灯划出的一道光弧和风的呼啸。另一侧是寂静的田地,冬夜里没有了虫鸣,也只剩枯草对风的问候。
夜很黑,水面如同丝绸,河畔柳树的残枝也无法看到自己的倒影。只有公路上昏黄的灯光,如同金色丝线般在绸缎上绣下些许小花。偶尔有长长一排间隔均匀的稀疏的灯光,荡漾着缓缓前行,那就是运河上最常见的拖船了。
寂静,漆黑,坐在只剩下装饰作用的渡亭里,看着这样的夜色,难免会觉得落寞与清冷。所以,当一艘灯火通明的夜航船驶来的时候,你竟会感到家一般的温馨了。于是就会想象,在这艘连夜航行的客船中,是否有着觥筹交错,是否有人在抚琴弄诗,是否有归家的游子枕着河水酣然入梦梦中已闻到母亲自制酱鸡的喷香?
也许是张抗抗吧,曾写过小时候坐运河夜航船的经历。她受不了狭窄低矮的船舱、拥挤地躺着的人群还有摇摆不停的航船,于是跑到甲板上看星星。如今夜航船要豪华得多了,庆幸的是星光并未因此黯淡。很想在某一个晴朗的夏夜,坐夜航船,从苏州到杭州,看遍古运河两岸风景,和头上的漫天星光。

标 题: 遗失的梦花园
时 间: Fri Sep 3 00:11:46 2004
点 击: 148
在我的记忆中总有一个花园。时间上很遥远,我只在四五岁的时候去过一次。空间上却应该很近,就在家乡小镇上。我已记不清究竟是春天还是秋天,究竟是上午还是下午了。只记得那天妈妈特意为我精心打扮了一下,然后在那个花园里拍了很多照片。花园不大,但很漂亮。当时那里的的花坛、假山给了我莫大的惊喜,我变换着也许是从邓丽君那儿学来的pose,很臭美地让妈妈不停的按下快门。
奇怪的是,后来我再也没有去过这个花园。初中时还曾特地去寻找,凭着记忆找遍每一个可能的角落,却都没有能找到。这个花园就如同蒸发了一般,消失不见了。要不是偶尔发现了好多张那时候拍的旧相片,我真的会以为那只是一个梦。但现在我知道了,它叫畅园,很普通,说不上漂亮。也许是因为那天我特别开心,才会一直念念不忘吧。
那些照片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好小的一个小姑娘,却偏偏要学成熟大人模样,把麻花辨拆开披散在肩如同那时候很流行的大波浪卷。老妈说那时候她很怒,看我披头散发如同梅超风状,还自以为很美怎么说都不肯把辫子扎起来。
听说因为近几年的改建,这个花园确实不存在了。那么,就让这个爱偷穿妈妈的连衣裙和高跟鞋来扮成熟的小姑娘和花园一起,遗落在我的梦中吧。


Posted by elfe at March 21, 2005 03:02 AM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member personal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