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fe is immense | Main | 我试着微笑,我将嘴角上扬,我成功了 »
March 03, 2004
一辈人的距离
翻开中国同龄人儿时的相册,黑白照片不时出现,更多蹩脚的彩色相片争相泛出年代久远的斑驳。
法国同龄人的父母有一样的童年相册,而他们下一代的成长过程则已经成为高清晰彩色画面上的定格。
—— 一辈人的距离
中国人装修房子从来不自己动手,叫个装潢队承包下来,省心省力。
法国人几十年前亦有一样的清闲,而今时今日对昂贵的劳动力望而生畏的高卢人个个都是木匠,水泥匠,管道工。
—— 一辈人的距离
很多地方,我都感受到类似的隔了一辈人的距离。
而真正促使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是越来越体会到的两国人对爱情感受上的差异。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争论。
一个法国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发起一个讨论,要大家发表对“marriage(婚姻)”的看法。
中国人小D想了一想,说,婚姻不过是一纸证书,代表不了爱情。
中国人小J点头补充道,我们中国有句话说得很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后的油盐酱醋,将会稀释爱情。而爱情到最后,只能成为亲情。
这的确是我懂事以来经常读到听到的论调。而这却大大激怒了提出议题的法国人小N。他完全无法接受,更对说出此话的人感到很失望。直到聚会过后的很多年后,他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婚姻就成了一张纸,一座坟墓。为什么小D竟然当着女朋友的面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而他的女朋友竟能在一旁平静着。
在大多数法国人的心目里,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当互相深爱,互相了解的两个人,经历了共同生活的考验,觉得彼此再也无法分开,才自然地携手成夫妻,从此患难与共,一起渡过生活的每个点滴。中国人害怕的油盐酱醋,在他们看来正是值得珍惜的。
为什么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我们看待婚姻的差异那么大?
让我跳远一点,我需要借助时空的距离和力量,从我们上一辈的角度试着探索。
我们的父辈是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且由我称之为“自然”)的穷人家孩子,是文化革命中的雄赳赳的红卫兵小将,是上山下乡接受过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或是开出病假有幸得以留在街道“生产组”制作标本的待业青年,也是恢复高考后与年轻他们十岁的应届生同班学习的勇士。父辈的时代的婚姻,虽然已经远离了祖辈“洞房之夜才得见夫君”的愚昧,他们中很多人的婚姻,请原谅我的冒昧,依然是远离真爱的。多少知识青年在大返城的图章下放弃了爱情,多少被那个时代耽误的大龄青年在类似“男大不婚是为不孝”的压力下无奈选择了“先结婚后恋爱”的自欺欺人?更不要提有多少由于政治出身不“相称”而未能走到一起的恋人。
与此同时,在与他们同一时代的法兰西,年轻人们正在背着父母,偷偷地与爱人同居。他们的父母则不断地告诫他们,这是不好的,违背道德的。如果将来不结婚,吃亏的总是女孩子。呵,是不是似曾相识,几十年后在中国,我们的父辈们正将同样的陈词滥调一字不漏地写成脸上的不快。
当我们的父辈年到中年,本便没有坚实基础,亦未经过同居考验的婚姻逐渐让他们心力疲惫。与西方人的观念不同,离婚终究是不好(听)的,是丢面子的。于是多多少少夫妻为了人前的甜美,强守着早已伤痕累累百孔千疮的婚姻,得过且过硬是把半辈子过了下来。不是么,祖先的文化里向来赞扬“卧薪尝胆”和“忍辱负重”。而也许正是美德下的座座坟墓,耳濡目染地影响了中国独生子女们的婚姻观。
我有些不满于自己这样的推测。任何时候议论到文化差异,总是困难的。没有面面俱到的分析,以我的年纪和资质更是断然做不到。
我终于为自己刚才的说法找到了反例。
反例一:法国也有看破红尘的独身主义者。
法国人小G是我要好的女朋友,她和同居的男友都是独身主义者。“婚姻是愚蠢的”,她认为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得到某种关系的确认,而是单纯因为与对方这个作为个体的人之间的相互托付。“我本人的母亲就是单身妈妈,结婚证书不能阻止任何背叛。”
找到这个反例的同时,我也悲哀地发现,不能阻止任何背叛的这张红证书,却真的能阻止一个中国的中年人离婚的念头。他(她)们挣扎着维系早已无法维系的婚姻,于是中国的离婚率很低,大家就都很有面子,多好。
思路渐行渐远。男朋友来中国工作,随身带来了一本关于中国的小旅游手册。翻开“风俗习惯”这一章,“如果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很大声,请不要惊讶”,“很多中国人会随地吐痰,此现象在农村比在城市普遍”,其中一条还赫然写着“perdre la face(丢面子),对中国人来说比什么都可怕”。
...to be continued
Posted by claire at March 3, 2004 02:4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