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04 Archives

麦子呀,麦子

| 0 Comments

早上看到一朋友的MSN的显示名称是“麦子呀,麦子”,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就问他什么意思,他摘了段故事给我:

柏拉图就曾经问过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的麦穗。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麦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新鲜的北京

| 0 Comments

从周四开始出差去了北京,直到前天晚上才回到家中。北京是个很不错的城市,和上海很不同。我对北京进行全面的游览是在1998年还在读书的时候,后来虽然出差去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而过,没有以旅游者的心态来欣赏和接受这个城市。然而这一次,我觉得我喜欢上他了。喜欢居住在这里的人,喜欢她的文化气息,喜欢她的破烂和随便,更喜欢她的悠闲和大气。

星期五是微软中国的MDC(Mobile Developer Conference),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我们和北京的MVP和几位从事社区工作的同行吃了顿饭。由此,我也认识了可爱的小黎。小黎已经很出名,相信北京很多人都认识她,不需要我再介绍什么。但是在我的眼中,她是如此的有生气,黑亮的眼睛和长长的睫毛,举手投足之间就这样征服了我。我从来没在上海看到过一个如此有思想的女孩,而且最重要的是,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一种聪明和表达。这顿晚饭吃得很开心,很亲切。每次到北京,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里的人比上海的人更容易融合在一起。即便是第一次见面,很快也能打成一片,形成一个小圈子。而在上海,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我记得听到过一句话:北京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很容易融入一个小圈子;而上海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让别人感触到他的与众不同。因为对北京人来说,作为一个知名的教授远比作为一个北京人更加令人自豪。

北京还令人亲切的地方就在于破破烂烂的出租车。以前每次去北京,我都会觉得出租车太烂,走起来咣当咣当的,一点都不符合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形象。然而这次,当出租车穿行在街道中,而三四好友挤在其中兴奋的聊天,再加上绕着舌头的北京腔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完美结合。一切都变得亲切和舒适,正如你可以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在北海上面租只船飘着的悠闲,正如你可以挽着裤腿吃着一块钱一根的棒冰的时候,心底的幸福就如陈年的美酒,悠悠的涌入你的思想。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可以随便搭腔,可以容易聚伙,可以很随便,也可以很时尚。你是如此的接近真实的生活,洒脱随意;既有出入CBD区域,拥有香车和豪宅的时尚男女,也有辛苦工作却不失幽默的劳动人民。北京是一个你可以随意放松和发泄的地方,而不像上海,当一切都很精致的时候,整个人就像在蚕茧里,无法呼吸。精致而昂贵的新天地,风景优美而只能观赏的世纪公园,以及美观大气的浦东,都是只能看而无法充分贴近自然的优美壁画,缺乏了人文的力量。我觉得巴黎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就在于历史和思想的积淀,就在于随处可及的原创所体现人类创新的活力。

周五晚上同事带我们去了后海的酒吧一条街,我们乘船到了湖心岛。10几个人挤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中,尖叫,惊恐和热情的安慰将一船人的距离拉的很近。如果在上海,让我来想象一下,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都会绷紧了脸,来装一把蒙娜丽莎。吹着悠悠的风,听着悠悠的歌,整个人和整颗心都沉醉了。末了请人帮忙拍照,小伙子的同伴还不忘幽默一把,大叫了一声:西瓜甜不甜?于是,照片上的每个人都笑得花枝招展了。

未完,待续。太晚了,明天接着写。

热烈庆祝家里宽带开通

| 0 Comments

经过了3个月没有网络或者是使用GPRS上网的痛苦日子后,我家的宽带终于装好了,这是近几个月来非常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网络对于我,犹如对于习惯花钱小资的人,一天没有,就感觉自己心里不舒服,像憋了一块大石头,郁闷的就像黄梅天的天气,让人发疯。我曾经对自己说过,以后无论住再差的房子,一定要有浴室,电视和宽带,至于厨房,就显得可有可无了。没有网络的地方,犹如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交流,只不过是与世隔绝的行尸走肉而已。

爱情故事

| 0 Comments

最近读了一篇亦舒的文章《爱情故事》,篇幅虽短,但是绝对亦舒风格,让人印象深刻。亦舒的风格从来都是让人爱不释手,一群群香港妖精姐姐的形象跃然纸上,可爱而不失尖刻,睿智而不失善良,聪明并且大方,每一个都是洞穿世事、看透一切的妖精。有了亦舒,描绘这个都市的男男女女,就已经足够了。

《爱情故事》

小友说:几时再炮制一则俊男美女爱情故事。布景豪华,衣着瑰丽,气氛浪漫。
  一听此言,即时沉默,呵,若他们还怀念那个,即表示此刻采用的题材尚未成功。
  恍然若失。
  可幸爱情小说最易做不过,是心情缘故吧,正像大卫宝儿已拒唱旧歌:“四十六岁的我若再唱‘叛逆叛逆’已无诚意”,不如努力将来。
  读者相信亦会结婚生子,认识生活中除出爱情,还有其他许多大小事宜需要处理,憧憬日益减少,一日比一日踏实可靠。
  生活得充实上进比光谈恋爱不顾责任难度高许多。
  不,以后大抵是不会再写“懿姿一亮相,真正目如寒星,肤若凝脂,衬着一件宝蓝丝绒长裙,同项圈上的大颗麦花蓝宝石相辉映,何俊复的目光紧贴着她,这是谁!这是谁!他前半辈子就在等这个人,忽然鼻子一酸,别过头去,别,千万别让她是大哥的未婚妻......”
  你不觉得好笑?我现在觉得。
  一支秃笔,实在写不下去。
  我比较喜欢今日完稿的故事。

早上开车上班的时候,老公看着窗外坐在椅子上读报的人,说:这些人真幸福。我说:有人羡慕你有车有房,你却羡慕他们拥有希望;有人羡慕你老婆可以戴大的钻戒,你却羡慕他们时间充裕;有人羡慕你们每月收入稳定,你却羡慕他们可以在浪尖拼搏。

人类如果不互相仰慕,又如何凭生许多烦恼?

Free Saturday

| 0 Comments

有很多事情可以填充这个凉爽可人的下午,看VCD、搬家、买家具、出去买份报纸、帮老公写程序,但我还是做在这里,思考着该干什么。我害怕做任何一件事都会让我在第二天或晚上感到后悔,因为错过了另外一件事。尽管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可能我都挺高兴。不知道是因为想要得太多,还是因为每一件事都不重要。老公一定也在做着选择,到底是继续躺在床上写他的blog,还是去心爱的花园里剪草,或者是开始搬家,或者是打起精神来写程序。

在blogbus中发现了一个和Claire妹妹很像的妹妹。同样,从法国留学回来,同样在学西班牙语,同样的小资,同样的怀念法国。我肯定不是和她们一样的人,因为没有办法理解。太想要自由了不好,因为那样会每天都不快乐。我是一个中庸的人,时常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表示满意,偶尔会表达一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由于惰性的原因,始终仅限于表达而已。

巴黎-魂牵梦绕

| 0 Comments

在我去欧洲的游记中,我始终没有提到过巴黎。巴黎是一个如此优雅的城市,还有那么多我想看而没有看到的地方,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回避它。也许些许的遗憾才是最美的回忆,至今每每想起巴黎,我仍然会浮上一丝丝的忧郁。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重回巴黎,去看莫奈的睡莲,去那个奇形怪状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逛那些传说中的小店。

Eiffel.jpg

凯旋门的墙壁

kaixuanmen.jpg

香榭丽舍大街

xiangxieli.jpg

香榭丽舍大街-从协和广场的角度来看

Paris.香榭丽舍.jpg

卢浮宫前面的广场 - 围绕水池的旁边,放着很多游客随便坐的椅子。坐在暖暖的阳光下,巴黎的休闲也就钻进了你的骨子里。无论你从哪里来,有着多么重要的事情,估计此时此刻,你也只愿意坐在椅子上,看着鸟飞来飞去了。

20031215 103.jpg

卢浮宫

20031215 105.jpg


20031215 107.jpg

20031215 113.jpg

塞纳河

20031215 119.jpg

20031215 120.jpg

大多数游人到了卢浮宫的时候,都会按照箭头的指示,健步奔向《蒙娜丽莎的微笑》。

20031216 013.jpg

20031216 021.jpg

断臂维纳斯

20031216 037.jpg

古徽州游

| 2 Comments

昨天晚上睡不着,把以前旅游的照片拿出来看看,慰藉从心底里对这些美好地方的怀念。这几张照片是去年10月份去古徽州旅游的照片。在几天的时间里,我们游览了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村,参观了卢村的木雕,《卧虎藏龙》的竹海,最后又重新登了一次黄山。

世界文化遗产-宏村
宏村的美,就在于水。进入村落的荷塘,绕着村中每户人家流淌的水,村落中央的月湖,都将这个村落打扮得清新妩媚。而西递,由于缺了水,就没有宏村这样更能拴住人的心了。在有月亮的夜晚,走在水边,你仿佛觉得整个心都经过洗礼,变得异常宁静。

hongcun1.jpg

宏村月湖

hongcun3.jpg

美伦美奂的木雕

mudiao.jpg

棠樾牌坊群

paifang.jpg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

xidi.jpg

我忘了在哪个村落的木雕楼上,我看到了这面一百年前的西洋镜。
xiyangjing.jpg

卧虎藏龙》的竹海

zhuhai.jpg

30岁的梦想

| 1 Comment

我希望我30岁的时候,身材仍然苗条,穿着典雅时尚,举止自然大方;身体健康结实,可以爬山越野,不会气喘吁吁。

我希望在我30岁的时候,老公和我依然炙热的依恋和相爱,无话不说,心心相映。我希望我们两个有独立的兴趣和爱好,拥有自己的朋友和圈子,但同时又互相支持,互相分享。

我希望在我30岁的时候,拥有基本的财务自由,不用有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也可以维持起码的生计,不用还房子的贷款,每天只需要解决吃饭问题。能够每月选择看喜欢的话剧和电影,在雅致的餐馆里共进晚餐。

我希望在我30岁的时候,拥有自己的美丽公寓,宁静而安详。有着落地窗的明亮餐厅,精心打理的开满鲜花的花园。窗纱柔和且美丽,家居古朴且精致。这是我心灵和身体的家园,可以在此体会幸福,闲时品茶赏月;也可作为壁垒,躲避风雨。

我希望在我30岁的时候,在某个领域有着自己的专长,打理自己的生意,闲暇时也可以作为专家,举行讲座和咨询。我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可以真的帮助别人和企业的成长,而不是为了生计,苦苦的进行挣扎。

在30岁的时候,要么我有一条可爱的小狗,天天陪我散步;要么有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步履蹒跚。他们对我的依恋,会让我充分的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愿意学会照顾他们,与他们共度时光。

我希望我30岁的时候,生命中有过一年的空缺,在这一年中,走遍世界的大好河山,看过山水,体验过人情。我希望自己走过沙漠,走过高原,经过海洋;体验过金字塔的雄伟,古希腊的妩媚,巴黎的优雅和美国的宽广。在这一年中,可以没有任何的负担,可以尽量地尝试,体会人间百味,了解不同人生。

这个周末过的很开心,也是搬到浦东后第一个轻松又快乐的周末。不用去装修市场,也不用一大早在卡车的轰鸣声中醒来。星期天的早上,格外的宁静。当我挣开眼的时候,天空非常的晴朗,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斜射进卧室。我好似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在这个格外宁静的早上。我仿佛看到了快乐生活在向我招手,幸福的痕迹一点点露出端倪。

周五的时候,和公司的同事去看话剧《疯花醉梦星期日》,原以为是一部轻松的喜剧片,没想到这部片子却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奇,使我们一阵阵的发汗,惊叹于他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的卓尔不群。几位演员的演技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居然能够把四个美国女人表现得如此惟妙惟肖,包括那种急具特色的笑和令人侧目的啰里啰唆。不知道大家研究过没有,美国人的笑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和中国人万众统一的笑有着鲜明的对比。而故事的情节,又和看多了的都市白领的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看完这部话剧的感受,但无疑,这是一部多年后仍然会记得的一部话剧。

上个星期的某个晚上,老公和一帮旧友去吹牛。吹牛回来十分的高兴,是我好久未曾看到过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他的自信,他的聪明,重新回到了他的心里,也回到了他的脸上。所以,周六的下午,穿戴整齐又兴高采烈继续出去探讨他的创意;而我,则下定决心去逛街,把自己从头到脚好好装修一下。这种对自己从头到脚的重视,使无数女人在珍爱自己的同时,也获取了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当我刚刚走进香港名店街和迪美广场的时候,突如而来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潮和纷繁的商品使我非常的不适应。我觉得自己仿佛走错了地方,生怕某个店员会突然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这么老了还来这种地方。而那些妖娆的衣服,仿佛也在嘲笑我有一点长胖的腰,似笑非笑的在那里挂着。我暗暗下了决心,下次到汇金广场等一些人少一些的地方,那里没有这么多年轻的眼光和身段招摇过市,那里,腰包里的工资更能让你觉得受到一点的尊重。然而,当我买了一双漂亮的凉鞋和一双极为夸张的耳环之后,过去逛街的那种感觉,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上。脚步加快了,我甚至又重新走了一遍香港名店街。而在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会有一种感觉,这才是我的世界,我应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记得有一个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控制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幸福的感觉。

周日去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在路上和小杰探讨人什么时候会感到幸福。小杰说当人无所追求的时候会感到快乐。我的理论是:在人的动物习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时候,人就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无处不在,比如当人吃饱了,睡了个好觉,运动后的快感,躺在明媚的阳光照耀的海滩上,和自然充分交融的时候,就会快乐。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在既想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又想享受生活、四处旅游的矛盾心态中挣扎;舍不得旱涝保收的生活,又想活出自己的精彩。可惜无奈的是,人只能活一次,无论对错,都不能重来。这使得我们的选择变得格外的慎重,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永远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米兰·比德拉-慢

| 0 Comments

最近突然对米兰·比德拉开始感兴趣,那本unbearable lightness确实写的不错。后来又瞥见了一本叫《慢》的书,序言是这样写的:

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岁月。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机器时,一切都变了;从这时候起,身体已置这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
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人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首、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捷克有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他们甜蜜的悠闲生活: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凝望仁慈上帝窗户的人是不会厌倦的;他幸福。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蜕化成无所事事,这则是另一码事了,无所事事的人是失落的人,他厌倦,永远在寻找他所缺少的行动。

这一本书,我也就只能看懂这段话了。对过去的留恋,对未来的不可把握,有时候会让我经常怀疑自己是否走到了幸福的巅峰。我缺什么,我又有什么?表面上看来,好像什么都不缺,但正是因为不想要所以才不缺。可是为什么有时候莫名的不开心?是不是因为自由,缺少孩童般的自由?我不知道。不管你愿不愿意,大家都踉踉跄跄的走着,就像那个物理学里面的布朗运动,两个分子一会近了,一会远了。可是人毕竟不是分子,如果连这种远近都习以为常,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时候,你还会快乐吗?

新家的照片

| 0 Comments

还没完全装修好,不过已经忍不住要把家里的照片发出来给大家看了。刚开始装修的时候,只想省力,没想到到了后来,越发的关心,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虽然很烦,但看着装修好的家,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这张是浦东的傍晚

xiaoqu.jpg

小区傍晚

xiaoqu.jpg

院子里的竹子

zhuzi.jpg

花园和花匠

huajiang.jpg


主卧的窗帘

zhuwo.jpg

我最喜欢的餐厅

canting.jpg

家里的大柜子

guizi.jpg


繁华的龙阳路

商业复制的能力真是可怕。仿佛一转眼,一个繁华的徐家汇宏基休闲广场就被搬到了这荒芜的龙阳路。不同的是,路边停满了车来标榜浦东的交通不方便。看到此情此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造镇计划和“哪里有人,那里又有发展”?

longyangroad.jpg

露天电影 - 在一个小区里,居然看到了久违的露天电影。

lutianfilm.jpg

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从广播里听说喀纳斯湖的原始森林好像着火了,而且火势还挺严重.本来去年9月打算去玩的,没想到一系列的变故,最终没有去成.这下,就不知道是不是就再也看不到了.可惜了那绝妙的风景.

About this Archive

This page is an archive of entries from June 2004 listed from newest to oldest.

May 2004 is the previous archive.

July 2004 is the next archive.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